策划鬼才,收藏界的怪物
“策划鬼才”是外界对叶茂中的美誉,他善于利用感性的市场化创意, 让处于低位的企业变成知名企业。国内知名男装品牌海澜之家的品牌宣传,就是叶茂中一手策划的。他先深入市场内部,观察市场冲突,找出市场需求,然后攻克性地解决问题。如今,海澜之家已成为中国服装业最 赚钱的一家企业,在 2016 年标准普尔发布的“全球市值最高服饰公司 25强”中,以 600 多亿人民币的市值居第 14 位。迄今为止,叶茂中已经为600多家公司做过策划广告,创造了广告界的无数个奇迹。这样一位拥有创新思维的企业家,是理智的、果断的,但生活中,他还有另外一面。叶茂中从小就特别爱画画。在他年纪尚小时,就用画作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上小学四年级时,家里还很穷,为了能多吃点饭菜,小小年纪的他就懂得通过卖画补贴家用。他画的连环画特别好看,每到星期天,就把连环画拿到泰州汽车出租站去卖,一天能赚 8 毛 2 分钱。画画给他带来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期盼,也让他坚信,无论未来遇到什么事情, 都是有办法解决。或许在一般人眼中,成功的企业家必然是每天是前呼后拥,或者驾驶豪车气势非凡。但在叶茂中看来,豪车地位甚至都不如他钟爱的收藏品。叶茂中很富有,但也很贫穷。1999 年,他用几十万买下第一幅收藏画, 而 2003 年时,他开的还是十万元左右的车。他的钱大多数都用来买画、买收藏品,精神上的投资远远大于物质上的投资。仅2006年,叶茂中花在收藏品上的钱就超过了 1 亿元。在一次访谈中,叶茂中曾说:“在我看来,奢侈品是一种真正的艺术美学,文化、历史、艺术富裕奢侈品灵性。以物论物的阶段是奢侈品应该超越的,认同并真正理解奢侈蕴藉的文化内涵,并以适当的物质或行为方式来宣泄和表达自我,是奢侈品的生存方式。”这段话是叶茂中对艺术的阐述,艺术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不需要过多的炫耀,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能够宣泄自己情感的,就属于奢侈品。他认为,真正的奢侈品,是好好享受生活。
1997 年,叶茂中在飞机上看到一篇报道:齐白石、徐悲鸿的画价格约 20 万元左右。叶茂中感觉不可思议,认为像徐悲鸿这类现代顶级美术大家的画,居然比车子、房子还便宜。汽车、房子可以再生,而艺术品却无法再生。那一刻他想通了,要为艺术品的发展史留下属于自己的贡献,从那以后,他成为顶级发烧收藏友。他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办公室,拜访过他的人都说他的办公室不像工作场所,反而更像展览会所。办公室的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最得意的一件收藏品,关于这件收藏品, 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有一次,宝马公司的老总请他吃饭。席间,叶茂中对宝马企业的人大谈中国的“宝马”,特别是徐悲鸿的“宝马”。外国人对徐悲鸿的画没研究,但听过徐悲鸿的大名,于是谦虚请教。叶茂中趁此将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和自己的职业特长相融合,表示可以把自己收藏的徐悲鸿画作借给他们拍广告,以此增加“宝马”企业的文化内涵,让宝马品牌更加有文化底蕴,从而摆脱“暴发户”座驾的身份。相对于普通人崇尚名车名表并以此为“奢侈品”的做法,叶茂中则一反常态,把欣赏艺术品作为一种奢侈。经济条件达不到的时候,他喜欢去博物馆里看各类收藏品,如今有充足的资本购买艺术品,他则把最喜欢的艺术放在家中和工作场合,天天和“奢侈品”在一起。除了艺术品外, 他没有任何奢侈消费。不玩车、不玩表,只玩艺术。他认为,戴在手上、穿在身上的东西都是虚无的,只有艺术品可以让他表达自己。
吴冠中 《桂林农家》
在喜欢的事物面前,人人都像孩子。面对大师的精品,叶茂中有一种必须拿下的执拗,这也是他对艺术品的坚持。在 2006 年的保利春季拍卖会上,叶茂中与一名台湾人争一幅吴冠中的《桂林农家》,从 380 万元的底价一直飙升到 630 多万元,最后由他拍得这幅画;2010 年,同样是保利春拍,叶茂中在激烈的举牌竞争后,抱得了徐悲鸿唯一的一幅手卷作品《春山驴背图》,买完画后的叶茂中兴奋不已,但他从不炫耀这份属于他的奢侈,只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快乐。享受生活,享受艺术品带来的身心愉悦。于他来说,收藏艺术品是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事,无须大肆宣扬, 只需默默体会。
历经岁月沉淀,眼力智慧过人从事收藏的 10 年来,叶茂中收藏的艺术品已经达到了 3000 多件, 他也在收藏中结识了很多藏友。有位老收藏家,与叶茂中十分交好,经常邀请叶茂中来家里做客,顺便欣赏自己收藏的画。叶茂中知道这位老收藏家收藏了很多全齐白石、张大千这样的名家名作,于是十分兴奋地应允了。到了老者家里,叶茂中展开一幅幅画细看,发现老人收藏了大半辈子的画,几乎有一半是赝品。他非常痛心,更对老者表示同情。捧了半辈子的画竟然是假的,这种心痛的感觉只有真正的收藏家才能体会。从那以后, 叶茂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但要会买画,更要学会辨画,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收藏家。
齐白石 《花卉四屏》
叶茂中对于收藏,可谓是小心再小心。狂热喜爱的东西,花高价买来的画幅,谁都不希望是假的。经过多年的经验和研究,他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收藏法。在收藏画作时,要先研究这个画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这叫“值不值”;然后,再研究这幅画的记载和流传,这叫“该不该”。对于一些价值不菲的作品,更要加倍小心,虚心请教精通的人“掌眼”。叶茂中称自己是个“广泛爱好者”,他只收藏有价值的画,而不是只收藏一个画家的画。有些收藏者独爱一个画家,所以对于某个画家的画来说, 他们更精通、更专业,研究得也更透彻。叶茂中曾经收藏过齐白石的《花卉四屏之牡丹》,纵 135 厘米,横 33 厘米,就曾多次找相关收藏大师帮助把关,这也成为他众多收藏品中的一幅佳作。叶茂中收藏画最大的特点是,不碰那些真假有异议的画,也不在拍卖行买画,因为拍卖行的假画比例太高。收藏家也经常会有走眼的时候, 他的这“两不碰”原则,其实是在减少他的“走眼”率。收藏家分为两种,一种收藏精品,一种收藏画家。叶茂中属于第一种,他的收藏观是:买画只买名头是不对的。这是他常年作为广告策划人训练出来的理智思维。他分析,一位艺术家,不可能一生都是鼎盛时期, 只有高峰时期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万众挑一的精品。一位画家的画, 从十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价格不等,也正是这个原因。一幅画,能表现创作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感情状况,甚至是创作者生活的点滴。无论是出名的画家,还是不出名的画家,都可能存在精品。艺术家的价值需要发现,画家们是千里马,就需要伯乐,而叶茂中就愿意充当伯乐。2010 年嘉德大学生拍卖专场“大学时代”,他一口气买了十几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有一次,叶茂中去成都开会时参观画廊,被地上一幅画吸引,由于画幅横铺在地上,为了能更清楚地分析画作,他跪在地上细细欣赏。画廊老板被他认真地态度感动,于是把这位画家介绍给叶茂中。叶茂中与画家交谈一番后,颇为欣赏,于是向他定了大批订单量的画,绘画周期为 2 ~ 3 年。后来,他得知画家在资金方面有问题,连合同都没签直接就把预付款打了过去。
叶茂中的收藏不分国籍,包容性很强,只要是好的画,他都愿意收藏。有些收藏家对祖国的文化艺术有着特殊的情感,收藏时更看重国画方面的作品,但也因此错失了很多外国画家的良品。更有许多收藏家因为当代书画作品容易存在赝品问题,因而不敢轻易接触当代书画作品,转而收藏当代的国画和油画,其实是因噎废食。油画发展的时间很短,只有近百年, 而中国画的发展却绵延数千年,出过无数杰出人物。一些在形式上有创新的国画,需要收藏家们去发掘。收藏二字,先收,后藏。收需要眼力, 藏需要耐心,收藏这一行,确实与智慧脱不了干系。叶茂中建议,如果收藏到真正的逸品,自己十分喜爱,那么确实不需要放手,让这些作品相伴自己一生,留给子孙后代,或捐献给国家,乃是人生一大幸福。对于新入门的收藏家,叶茂中建议他们可以从已经过世的近现代书画大家开始,最好是艺术成就经过时间的考验、无争议的名家。然后, 再针对画家具体的画作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迅速积累经验,达到一定的收藏境界和高度。
享受艺术品带来的纯粹体验
谈起艺术,叶茂中总是滔滔不绝。朋友笑他,只要让他说艺术,他能说上三天三夜不睡觉,简直是“艺术的布道者”。每次在工作上遇到聊得来的客户,叶茂中不仅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展开愉快的交谈,谈到尽兴时还能向客户宣扬艺术,鼓励他们去收藏艺术品。这也正是叶茂中的交友之道,给朋友分享自己最爱的东西。有些商人,做生意非常拿手,但赚的钱却不知道怎么花。有人买了金链子,有人换了豪车, 叶茂中每每听见这样的消息,就觉得十分可惜。他认为,这些身外之物拥有再多也不会改变什么,而艺术品就不同。
就拿雕塑来说,花钱买了雕塑作品,可以把他放在院子中或者公司的大厅里。放在大厅里的雕塑,人来人往都会注意看一眼,这代表公司的形象,会加深他人对公司的印象。雕塑虽然整日放在那里一动不动,但经过时间的沉淀,就会和人们产生深厚的感情。最后,雕塑已经不仅是雕塑, 而是一种标志和象征,一旦把雕塑移走,常年与雕塑在一起的人就会产生难舍的感情。而放在院子里的雕塑,经历过风吹雨打,经历过日出日落和风霜寒冻,和周围的一切融合在一起。哪怕站在窗前看一眼,便能体会到时间的历程,细细品味能品出曾经的苦与累,更有过往的欢与笑。艺术品的意义就在此。而那些物质的东西,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但珍贵的艺术品比如徐悲鸿的画,一旦错过却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叶茂中的公司有 2000 多平方米,院子里的古树有 160 棵,公司里到处是艺术品。他作为广告策划人,需要时刻保持抽象、扩散的思维,正好和艺术品的特质不谋而合。叶茂中表示,很多艺术品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激发广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外,每个人天生就拥有对艺术喜爱的心, 但后天的培养更至关重要。所以,他公司里的摆放的艺术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更换。一方面是给公司成员新的感受,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员工的发散性思维。长期以来,艺术品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叶茂中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以润物细无声的艺术美感染身边的人。可以说, 叶茂中在广告策划界的成功,与艺术收藏品有莫大的关系。叶茂中自始至终都认为,艺术品拥有灵性。不同的艺术品拥有不同的灵性,这些灵性不仅可以影响他个人,更能影响到环境。有一次,叶茂中谈了一个广告策划的案子,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员工犯了错误。叶茂中快要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正要发火时,看到了办公室里悬挂的《午后池塘》,他顿时只觉山水氤氲,清凉袭来,那些或浓或淡的笔触隔着画作渐渐平息了他的怒火,通体舒泰,整个人都轻盈畅快不少。冷静下来的叶茂中反思后,明白了艺术、生活和工作都是美好的,发火无法解决问题, 找到解决方法才是关键。
叶茂中钟爱的画作不少,但是舍得挂起来的画幅是少之又少。他喜欢将画作保存在最适宜收藏的环境中。偶尔在老友的请求下,他才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一起细细欣赏把玩。叶茂中平时不讲究吃喝玩乐,画是他的精神食粮。为了一幅画,他可以挨饿、挨冻,整个人沉浸在画中无法自拔。有时,在登机 2 小时前,他还能安静地欣赏 16 幅即将送往北京写字楼的油画,慢慢地欣赏流连。等到离飞机起飞还有半个小时,他才面带微笑匆匆赶往机场。他的行为做派,经常让身边人感慨,这位钟爱收藏的老板,总是将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后来叶茂中说他不喜欢“玩物丧志”,并将王世襄老先生的一句话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玩都不会玩,或者玩不好,你还能干什么?”确实, 人总要有自己的爱好,生活中总要有点不一样的东西作为调剂,但爱好不能占据工作时间,否则就本末倒置了。工作之外,艺术收藏就是叶茂中的唯一爱好。正是这唯一,让叶茂中的收藏之路走得纯粹而享受。
反其道而行之的创业与收藏
秉持“80% 靠脚,20% 靠脑”的原则,叶茂中持续多年来成为广告策划界的佼佼者与领导者。他善用洞察力,也善于借助外力。这种独特的优势,伴随着他在广告界的深耕和发展而逐渐得以显现。他的公司刚成立时, 急于将自己的品牌打响,但苦于当时自己手上的资源太少,找不到好的方法。有一次他在机场候机时,机场广播的大喇叭在播“飞往上海的飞机即将起飞,请乘客张国荣马上到登机口……”,当时张国荣可是全民偶像, 也是叶茂中本人相当崇拜的大明星。他充满期待地往前冲想看一眼自己的偶像,但到了跟前,才发现是一个与自己偶像同名的普通人。叶茂中失望了 3 秒,随后便想出一个宣传自己的好法子。以后只要坐飞机,他就坐在登机口对面,直到大喇叭喊“请乘客叶茂中马上登机”,至少喊三遍以上 他才起身登机。这个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之后,他一直乐此不疲地用着。后来有一次,饰演电视剧《还珠格格》皇阿玛一角的张铁林打电话催他赶紧登机,叶茂中疑惑问他怎么知道,张铁林笑着说:“有人告诉我, 你朋友叶茂中的飞机快误点了,机场的大喇叭一直喊他名字,你赶紧打个电话催一催”。后来叶茂中的名气越来越大,才渐渐放弃了这个办法。这位奇思妙想的企业家,总是反其道而行,却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叶茂中谈及自己一路前行的路程,颇有感触。在《时尚芭莎》专访中,被问及哪个人物对他的影响最大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毛泽东。我读了毛主席四百多部作品,毛泽东思想对我影响很大。举个例子,毛主席说,当我们整体没有优势的时候,要善于发挥局部优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比如雅客 V9 的创意,就是集中优势推一个单品,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
一路走来,他总结了很多经验,无论是在创业还是收藏上。对于创业者,他说:“自我折腾。人这一辈子就是在折腾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快乐。”对于收藏者,他说:“要有眼缘,听从内心的召唤, 买真正打动自己的作品。”永远不要忘记与别人分享美好,永远把艺术作为信仰,这是叶茂中永远不变的人生观。总结艺术品不仅有收藏价值、商业价值和美学价值,在广告策划人叶茂中眼中,优秀的艺术品甚至可以激发广告人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他定期更换公司悬挂的艺术品,潜移默化地用艺术影响员工。可以说,叶茂中在广告策划界的成功,与艺术收藏品有莫大的关系。多年收藏有所得的他,对收藏自有一套经验:他只收藏有价值的画,而不收藏画家;在收藏之前,会先研究画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再研究画作的记载和流传;对于价值不菲的作品,他会虚心请教精通的人“掌眼”。正是这种收藏智慧,奠定了他在收藏界的地位,也铺就了他多年的成功收藏之路。
理解叶茂中
张惠辛
叶茂中从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小美工,成长为中国广告业数一数二大人物的过程,简直象一个新世纪的童话。很多人不解乃至不服气:凭什么他可以成功?对于在今年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中苦苦挣扎的广告人来说,回答这个问题,已经具有鼓舞人心的普遍意义。
其实,老叶三年前已经在东方卫视的《波士堂》回答了。当时我作为观察员,正好也在现场。他说:我介于营销与广告之间,我是营销界中最好的广告人,也是广告界中最好的营销人。
这确实是理解这个人非常重要的角度。那就是,他总是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转换,并且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中扮演最为合适的角色。他是广告人中最早的广告理论家之一,也是广告理论家中最成功的广告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诺贝打工时,就开始写作广告文章,成为《中国广告》最早的一线作者之一。自己开公司后,在可以想象的忙碌中,他居然把每一个策划的案例都记录下来,这使他成为国内最早自觉整理案例的广告公司老板。现在,他的公司还配备若干人专门整理案例。因此,他就可以理解地又成为国内最早出书的广告公司老板。因为是第一本,大家立即记住了叶茂中这个名字。在他之后,那么多广告人的书出来了,可是谁还能被记得住呢?
他是广告人中最好的艺术品收藏家,也是收藏家里最好的广告人。在这两个角色之间,他确实转换得游刃有余。而且在收藏上借鉴了广告的定位方法,重点突破,例如收画,重点进攻徐悲鸿与齐白石,结果这两个大师再开画展, 就必须找他。而收藏确实对他的事业有百益而无害。有一次陪一个身家不菲的客户去老叶上海桃江路的公司拜访,走过一组现代雕塑后,来到宽敞的客厅,叶随手一指墙上的一幅尺幅不小的画:“吴冠中的,刚六千万拍来”。那位仁兄见多识广,脸还是不经意地抽了一下。据说,现在有不少广告客户乐此不疲地跟着他辗转于各大拍卖场选画。
至今,他依然能够不露痕迹地游走于平民与大腕的焦色之间。记得老叶前几年还常常请我吃饭。有一次印象很深,是在金茂那个著名的豪华餐厅。可是在此之前大约半年,我到他公司去,他却一本正经地带我到旁边一家破破的西北面摊吃面。说是这面的味道特正。看他呼呼吃面津津有味的样子,你会感到,那个当年带着理想来到上海靠创意糊口的乡下小伙,还没有在他的身心中完全消失。
写于2012年
叶茂中:人生一半是绘画与收藏
曾经说过要建一座美术馆的人,最终没有来得及实现他的愿望。
2022年1月13日,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知名品牌营销策划人、收藏家、画家叶茂中在上海因癌逝世,年仅54岁。
在他的整个人生里,一半是营销策划,一半是收藏、绘画。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营销策划第一人”的叶茂中,却鲜少了解徜徉于书画,如同“上古岩穴上士”的叶茂中。
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知名品牌营销策划人、收藏家、画家叶茂中
见过叶茂中的人,都评价他话不多,总是头戴一顶帽子,帽沿压得很低,给人的感觉非常酷。但谈到书画的时候,他又成了艺术的布道者,滔滔不绝讲个不停。
所有声音都还在时间里回荡,他却已经走了。
作无用之“画”
五十年前,叶茂中的父亲给他在香烟壳背面画了一条船。
只是几根线,船就出现了。
简单的随手一画,让叶茂中也跟着拿起了画笔。一画几十年,再没停下。
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叶茂中的船儿开始有了色彩。那时他就读的泰州大浦小学有个校办工厂,做彩色蜡笔。学生每周的劳动课,就是把蜡笔分成十二色装到包装盒里。碰到断支的,也允许学生拿回家。自此,拿着蜡笔临摹连环画上的人物、鞍马成了他最快乐的小学生活。
25年的艺术收藏之路
从绘画走上收藏,似乎是顺其自然的。
在热热闹闹的广告界,叶茂中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冷清的道路。除了艺术品收藏,他几乎没有其它奢侈品消费。几十年的奋斗,换来3000件收藏品。其收藏的近现代书画作品之丰富,同为收藏家的好友刘益谦称“当下国内无几人可比”。
但他的收藏之路,也是一步步趟出来的。1997年开始接触艺术品收藏,起步之初就跌了大跟头:40多万买的一张齐白石作品,居然是假画。为此,他把那张假画挂在家里天天看,越看越假,越看越憋气。就此与自己较上了劲儿,“一定要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他身上始终有一股劲儿在里面:集中一切力量搞定,绝不手软。
对于让他心动的艺术精品也不例外,当年他在拍卖会上看到吴冠中的《桂林山水》,一见之下,觉得山水氤蕴,清新扑面,用心灵的震撼完全不足以形容,只说激动到要窒息。为此,与另一位买家一直竞价,最后终于到手。事后有人说他买贵了,他不以为意,能拥有一件让自己喜欢到窒息的作品,花再多钱也不算贵。
但在拍场上并不总能常胜。积蓄力量却仍然没有成功也是常有的事,用他的话来说,“或许很多年前的话,我会懊悔5个月,但是阅历渐长,现在我只会遗憾5分钟,甚至5分钟都没有,扭头就忘记了。人生的风景太精彩,艺术本来就是为了人生增添乐趣,何必乐趣变成烦恼。”
艺术让他获得了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如果他在北京,周末没有工作安排的话。那他一定先到三联书店看书、买书,中午到边上的小馆子来一碗桂林米线,然后去中国美术馆、琉璃厂逛一圈。偷得浮生半日闲,他活得越加有滋有味。
艺术不止浸润他的生活,也常常出现在他的企业空间。他的上海公司坐落在桃江路,露天院子有2000多平,除了绿色,到处能看到雕塑艺术品。在他看来,雕塑的力量感是最强的,与空间的互动也最激烈。放在户外的雕塑,经日月风雨,慢慢地就会具有一种生命力,仿佛与周边自然融为一体。偶尔有小鸟停在雕塑的头上、肩上,那一刻,他会觉得非常感动。
公司内部空间出现频率更多的还是当代抽象艺术,抽象作品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表达无限的创造力。作为创意人,思维的发散以及想象力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是都需要空间环境的营造。
曾经有员工离职又回来,原因很简单,还是喜欢在这个有艺术感的公司工作。有艺术品的环境是具有力量的。
不善表达的
“艺术布道者”
艺术也总是能传递力量。他认为,艺术收藏最终极的目标就是与公众分享艺术的美好。将艺术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国家美术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个人收藏家在中国公众艺术普及教育方面起到的功能和作用是非常大的。
因此,叶茂中一直热衷于向客户们宣扬艺术,鼓励他们收藏艺术品,号召企业家好友在家乡建美术馆。在他的影响下,已经有30%左右的客户和朋友开始收藏艺术品。
朋友笑称他是“艺术布道者”。确实,如果遇到对胃口的人,他能一口气不歇地谈一整天。
其实,他本身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他把表达交流的心思都用在策划企业和宣传艺术上面了,刘益谦回忆第一次见到叶茂中的感觉,“戴个帽子,黑黑的脸,就像小时候看《地道战》电影里的日本鬼子山田大队长”。
压低帽檐的低调寡言与他本身浓烈传奇的生平形成一种颇具戏剧性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他的身上时常体现,就像他收藏艺术品,但从来不想认识艺术家,他的收藏来源主要依靠画廊和艺术品博览会。
他是“中国营销策划第一人”,却是个十分简单的人。他第一次给刘益谦打电话,就是因为遇到了一件不讲理的事难以处理。
简单的人往往情深,几年前叶茂中的夫人过世,他有如晴天霹雳。很长一段时间什么人也不愿见,唯一还跟刘益谦说两句。见面之后,二人也是一个哭,一个陪着哭。
也是在此事后,刘益谦有事无事给他打个电话,陪他喝几杯,知道了他不但是策划企业发展的大师、收藏大家,更是出色的书画家。为此,一直希望他办个画展。
2020年龙美术馆(西岸馆)“叶茂中画展”现场
2019年7月底,刘益谦收到了叶茂中的一通电话,说他可能得病了。
即使病中,叶茂中每天必做的也都是画画练字。
2020年10月17日,叶茂中画展终于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刘益谦把“人生中唯一一次的策展”送给他,希望他能“战胜病魔,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2020年龙美术馆(西岸馆)“叶茂中画展”现场
2020年12月3日晚,2020永乐全球首拍进行了“感恩有画·叶茂中的水墨世界”专场拍卖,16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238.625万元,拍卖所得以叶茂中的名义捐赠给艺术家向京工作室。
2021年5月29日,“叶茂中画展”巡展至龙美术馆(重庆馆),较西岸馆的展览,又多了一件画家2021年春的新作。
“人生没有如果,如果有,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人间的真相只有一个,活好每一天的人在死前不会后悔。”
2022年1月13日,叶茂中走向了他的人生终点。
14日晚,刘益谦在朋友圈发布悼文:兄弟叶茂中于昨晚22点离开了生命中最亲爱的人,我等遵嘱茂中兄,一切从简,也感谢各界朋友对茂中兄的爱护,茂中兄是我人生见过的最有才华的男人,他的创意营销,他的书画创作,都让我佩服,从2019发病茂中兄一直辛苦的与病魔作着抗争,医护人员也是尽心尽责,无奈现代医学无法战胜,天妒英才茂中兄还是去了天堂,逝者如斯,哥哥会一直想你的,你的家人也一直会想你的,安息我的兄弟。
而叶茂中的最后一条微信,还是为因慈善拍卖而获益的孩子感到高兴。
生命的尽头终究是爱与慈悲。
叶茂中,斯人已去,留下了广告界的传奇&艺术品收藏
叶茂中离去,内心深处不由衷的惋惜及悲哀。其实,去年11月一个广告圈的朋友艾瑞就告诉我叶茂中得癌症的消息了。
20年前开始知晓叶茂中,15年前曾听过叶茂中的广告课,10年前开始关注叶茂中的艺术品收藏。
叶茂中在广告界是一个传奇,创造了奇迹,圣象地板,南极人保暖内衣......
叶茂中的艺术品收藏却鲜为人知......
| 叶茂中的艺术收藏观
1、 对有实力又想涉足艺术品收藏的人而言,最好盯着精品买。一场拍卖能出8件10件精品已经非常多了,研究范围缩小,人也轻松。
2、 量力而行,不要把艺术变成负担,热情中保持冷静,多看几眼总没错。
3、 要有眼缘,听从内心的召唤,买真正打动自己的作品。
4、 适当卖点以前的收藏,做几笔短线,赚点钱,增强信心,没什么不好。这是个人的选择。
5、 中国的富裕家庭都应该买画。投资功能很强,至少该买三张作品:客厅书房和卧室。让家里人在好的环境中生活。
6、 永远不要忘记与他人分享艺术的美好。
| 叶茂中:这辈子赚的钱,都买了艺术品
有着“中国广告界领军人物”之称的叶茂中,手头策划过的广告案例简直是数不胜数,而且个个都让人印象深刻。”“地球人都知道”、“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真功夫快餐、圣象地板、红星美凯龙,中华英才网、美的空调、长城汽车、神舟电脑,热热闹闹的广告界,没有哪一块少得了叶茂中,不过,他却说自己是有钱人里的穷人,因为他除了艺术品之外,几乎没有其它奢侈品消费,名表、名车对他来说都很陌生。
十几年的奋斗,叶茂中用财富换来的是上千件收藏品。他说,生活现在对他很简单。好好工作是为了有钱买艺术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而他更大的愿望,则是要建一座美术馆,把他的收藏品好好地保存,同时也好好地展示给大众,因为分享自己的收藏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 收藏是一辈子的乐趣
五岁开始学画,叶茂中骨子里对艺术有着真正的热爱。不过他在收藏界只是个新手。从1997年开始接触艺术品收藏,没想到起步之初就跌了一个大跟头:他花40多万买的一张齐白石作品,居然是一张假画。他说那段时间就把那张假画挂在家里,“天天看,越看越憋气,越看越假,”就此与自己较上了劲儿,“一定要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十几年前买画的中国人可以用 “孤家寡人”来形容,要判断画的真假、优劣,那全靠自己的真本事。当然,直到今天叶茂中仍然坚持“信自己”的原则。他说如果只是依赖别人的眼光,或者市场的价格来决定是否收藏某件艺术品,那就不是喜爱,那是投资。那样一来,艺术品给自己所带来的乐趣和享受肯定是要大打折扣了。
对于叶茂中来说,收藏是让他生活变得丰富有趣的最好途径。如果他在北京,周末没有工作安排的话,他最为享受的时光是这样度过的:先到三联书店看书、买书,中午到边上的小馆子来一碗桂林米线,然后去中国美术馆、琉璃厂逛一圈,那简直就是心满意足的一天了。
叶茂中说他不喜欢“玩物丧志”这个词,艺术品收藏占用他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人人都要有一个爱好,生活中总要有一个好玩的东西。他欣赏王世襄老先生的一 句话:玩都不会玩,或者玩不好,你还能干什么?
叶茂中特别喜欢下雨的天气。他喜欢雨天那种湿润氤氲的空气。一旦要开动脑筋想方案的时候,他就盯着天气预报,哪里下雨,就带着团队去哪里。听听雨声,感受城市的不同与美好,工作起来也顺畅很多。他说他的生活不能缺少干净的水和良好的空气。公司的院子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早晨还会有很多鸟飞进来,叽叽喳喳,似乎这个院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小系统。
学美术出身的叶茂中,有着深深的艺术情结。艺术品对叶茂中而言,已经像他高标准要求的空气和水一般,无法缺少。如果一间屋子里有了艺术品,他才觉得那间房间有了生气,可以呼吸。他是典型的视觉动物,眼睛的渴望胜过一切感官。他说他曾经对着办公室里林凤眠的《午后池塘》一看就是9小时,整个人都沉浸在里面,完全地放松和满足。有的时候,他甚至会随身带一些小画在身边。出差住酒店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才觉得这一天能过得安心自在。他平常的生活不甚讲究,如果有一幅画要看,他可以饿两顿都没问题。
| 收藏的标准只有一条
对于收藏的选择,叶茂中给自己设立的门槛是:不买古代书画,只买近100年的中国近现代艺术品。因为再往远了看,自己的修为达不到,也就没有那个眼力去鉴别真伪。
他喜爱的中国艺术类别非常宽广,从中国近现代大师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黄宾虹等,到当代艺术的赵无极、蔡国强、李象群、向京等。叶茂中的收藏选择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精品。谁说名头大就张张都是精品?“是精品我才想买。”
对于近现代中国字画,叶茂中主要的收藏来源依靠拍卖行。每年春、秋两季的拍卖预展是必看的,也是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有时候看出了一副作品的真假,心里那个偷着乐呀。
对于让他心动的艺术精品,他肯定是集中一切力量拿下,绝不手软。在他看来,捡漏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好东西一定是需要付出大价钱的,稀缺性的艺术精品能够买到就已经很幸运了。为此他可以在等待一张精品之前什么也不买,这拼的就是勇气与实力。多年与拍卖行打交道的经历,已经让叶茂中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一旦让他得知哪张精品有可能被拿出来拍卖,他会像一头猎豹一样,紧紧盯住猎物,以超乎寻常的耐心等待扑击的那一刻。
当年他在拍卖会上看到吴冠中的《桂林山水》,一见之下,觉得山水氤蕴,清新扑面,当时整个拍卖会的气场都变了。他说他看到那件作品的瞬间,用心灵的震撼完全不足以形容,只能说激动到要窒息。他与另一个买家一直竞价,最后终于拿到手。事后有人说他买贵了,他说什么叫贵呢,能拥有一件让自己喜欢到窒息的东西,花再多钱也不算贵。
在2010年的保利春拍上,叶茂中买下了《春山驴背图》,这是徐悲鸿惟一一幅手卷作品,画面极为精致华美,更难得的是,保存得相当完好,还有齐白石的数百字的题跋。竞拍过程当然是异常激烈和漫长的,而最终能“抱得藏品归”让叶茂中兴奋不已,一整夜都和朋友喝酒庆祝。
当然,人生也有遗憾的时刻。曾经就有一次,他积蓄力量却仍然没有拍到那张画。“或许很多年前的话我会懊悔5个月,但是阅历渐长,现在我只会遗憾5分钟。甚至5分钟都没有,扭头就忘记了。人生的风景太精彩,艺术本来就是为了人生增添乐趣,何必乐趣变成烦恼。”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叶茂中的收藏来源主要依靠画廊和艺术品博览会。他不喜欢和艺术家交朋友,向京是他唯一深聊过的艺术家。因为工作的原因,叶茂中认识很多明星,看到明星做的广告和出演的作品,再想到现实中的人,就感觉有点怪怪的。所以他不想因为认识了艺术家,影响他对艺术作品本身的欣赏和把握。
近几年也逐渐开始关注中国年轻艺术家。向京的雕塑他很喜欢,觉得作品的穿透力非常强。此外他也很喜欢彭斯的作品,收藏了不少。2010年嘉德的大学生拍卖专场“大学时代”,他一口气买了十几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不过叶茂中不买西方艺术品,他觉得没有文化上的共鸣感。他说要以民族艺术作为出发,作为终结,这是一个自我的坚持。
| 艺术品是有灵气的
叶茂中坚信艺术品是有灵气的,这种灵气不仅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的影响,甚至对环境都有的影响。
对中国近现代这批大师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黄宾虹,他几乎可以用膜拜来形容。中国人的水墨精神,那种心性,逼人的灵气,非常打动他。这批大师的画作他有几百张在手,每一张都爱到不行。因为近现代书画作品对湿度温度要求很高,所以他偶尔才拿出来把玩和欣赏一下,或者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好朋友们一起分享。
有一次一位作家朋友来看他,也是非常喜爱艺术的人。叶茂中拿出收藏的徐悲鸿一起欣赏,结果朋友非常感动,之前都是在博物馆里隔着老远才能看到真迹,现在在家里,贴近了看,才终于感知到这些艺术品真正的感染力。那是一种个人与艺术家之间生命体验的交换,艺术品会将艺术家的心怀、意境、气度通过作品传达给你,你越是体会,越是能被打动。
他也喜欢当代的抽象艺术,好多收藏被他挂在公司的空间里。他觉得抽象作品在有限的空间中能表达无限的创造力。不像写实作品,太过具象。具象收紧思维,抽象艺术扩散思维。这种思维的扩散对于他们广告人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叶茂中的上海公司座落在桃江路,露天的院子就有2000多平方米。院子当中几棵160年树龄的古树,让公司充满了绿色,养眼也养心。除了绿色之外,公司到处能看到的都是艺术品,这让叶茂中的公司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艺术博物馆。也许他的公司不算是广告界最大的、最豪华的,但却是客户最爱去的,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叶茂中相信对艺术的喜爱和向往是每个人都天生具有的。他每年都更换公司中陈列的作品。改善大家的环境,营造新鲜感。曾经有一位学美术设计出身的员工,离职之后又回来了,原因非常简单,喜欢在这个有艺术感的公司里工作。艺术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能力,正是让叶茂中着迷的地方。
广告业的竞争之大,广告创意的压力之大,有时候会让他高度紧张。这种时候,他有一个调整状态的法宝,就是面对自己心爱的抽象艺术作品。一件赵无极的作品,他挂在墙上看着3年5年都不会厌烦,甚至常常能给他带来新的灵感。他说创意人是需要环境和空间的,而空间的营造完全有助于思维的发散、放松,以及想象力的培育。
有艺术品的环境是具有力量的。
| 做艺术的布道者、守护者
只要谈起艺术,叶茂中总是涛涛不绝。他的朋友笑称他是“艺术布道者”,因为他一直热衷于向客户们宣扬艺术,鼓励他们收藏艺术品,只要是他遇到觉得对胃口的人,他能一口气不歇地谈一整天。
叶茂中有许许多多的富豪客户们,有的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有的人赚了钱不知道怎么花,甚至买了金条埋在地下。叶茂中每次听到这种事就很难过。他说他有时候忍不住会跟这些朋友讲,你们是不会生活的人。你们买了海边的大房子,买了豪车,买了名牌表,但是你们拥有了这些之后呢?还能花钱买到什么更让你心动的东西呢?这些东西是物质的,你们就被这些物质的东西给困死了。一辆名车几百万,一幅徐悲鸿的马也是几百万,但名车是流水线工程,徐悲鸿画马的作品能有几张?这样的道理显而易见。
他还常常劝开公司的朋友收藏雕塑,他建议说在公司的大厅里或者院子里放上雕塑作品,是一种最好的装饰,也是对公司形象最好的树立。叶茂中对雕塑有一种特别的喜爱,他觉得在所有艺术品中间,雕塑是力量感最强的,与空间的互动也是最激烈的。放在户外的雕塑,经风经雨,经日出经日落,慢慢地就会具有一种生命力,仿佛与周边的自然融为一体,是从那里生长出来一样。有时候他看着公司院子里的雕塑,偶尔肩头停上一只小鸟,他会觉得非常感动。他说那一刻,他就不觉得孤独了。
在叶茂中的影响下,他已经有30%左右的客户和朋友开始收藏艺术品。但叶茂中显然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
他也敬重那些收藏体量大且有体系的个人藏家。国家美术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个人收藏家在中国公众艺术普及教育方面起到的功能和作用是非常大的。收藏不是做比较,不是玩游戏,而是分享。艺术收藏最终极的目标就是与公众分享艺术的美好。他也号召企业家好友们,财力够的话,就在家乡建美术馆吧。一来收藏的东西能够存放,二来也提升了企业形象;最重要的是,艺术能够与普罗大众进行分享。
这或许可以说明在艺术品价格几倍几十倍地疯狂上涨的过程中,叶茂中却几乎不变现他的藏品。他说人不能把爱好变成赚钱,当一辈子京剧票友挺好的,别开口唱。即便说要投资,也是兑现越长越好,乐趣会更大。
叶茂中始终认为,目前他能做的,就是好好欣赏、精心保管,把这些伟大的艺术品留给后辈人。
回顾过往
拜访在中国营销策划界驰诧风云的叶茂中的公司。上海姚江路号,据说几年前老叶买下这块地皮盖办公楼时大概花去了近一个亿,现在可值,几个亿了!
平时大门紧锁着。
一进门就有两个小门神把门
大门旁的门卫房也有该公司的logo!
什么叫深宅大院,这不就是吗!
路旁站立着叶先生收藏的毛泽东的雕像!
公司办公楼的一角
叶茂中的奔驰房车曾经开到西藏拉萨。
国内知名雕塑家魏小明的作品在这个院落里随处可见!
院内的开会场所,
这个也是魏晓明的杰作!
地面的公司logo
这个雕像很有味道!让人赋予联想。
公司的正门
室内的雕像
又是魏晓明的作品,据说每件几百万呢!
一进门看到的雕像
一楼的会议室,四周都是艺术品。
通过叶茂中的健身房看到窗外的雕像。
这就是叶茂中的办公室或着说是画室。
对面墙上挂着齐白石的系列作品,这是其中一幅!
这是叶茂中自己画的,请给予评价下怎样?
对面墙上挂着齐白石的系列作品,这是其中一幅之一!
这组齐白石的组画据说叶茂中可是出了六仟多万元拍回来的啊!上家是林徽因家族收藏。
满地都是宝。
元代的画!
又是魏晓明的作品
来客常常坐在此品茶聊天!
据说这是叶茂中花费高价拍下的张大千的作品!
客厅一角
叶茂中的画案一角
叶茂中的画案
叶茂中收藏的徐悲鸿的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