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手记:
这大概是一篇极其不专业的影评。
在拖沓半月之余赶在院线下架的尾声,把别人赠票邀约的黎巴嫩电影《迦百农》匆忙补一补,但是触动真的很深所以让我一定想要记录下来。一部黎巴嫩的电影,但我更喜欢他的中文翻译——《何以为家》
其实想从为什么开始一直坚持看电影说起:其实对于我来说,看电影是对于孤独、空虚的最后抵抗。因为只有电影你可以一个人真正静静的欣赏,提前二十分钟到场取票,按时进场,从映前广告开始把手机点到静音模式,像一个仪式来欣赏。看完后认认真真在豆瓣评分、写下自己的感受,去体悟别人的,也去感受自己的。
所以正如上面我最喜欢的IMAX的片头倒计时,其实电影是唯一一个人的狂欢,我并不否认一群人看有一群人的热闹,但一个人看有一个人的独欢。其实很喜欢把家里窗帘都拉上硬盘连在电视上看的感觉,就一个人慢慢的看,慢慢的消磨时间,大概是我和很多人逃避孤独的方式不同吧。许多人逃避孤独是走向人群,我更喜欢背向人群。所以感觉孤独的时候去看场电影吧,就一个人静静的看着,甚至不需要想些什么,就像IMAX说的,观看一部电影,置身其中。
下面说这部电影——《何以为家》
其实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还是北影节官博说翻译的工作人员最后都是看哭了出来的,在豆瓣看了一下,8.8分很棒的分数了,尤其还是黎巴嫩的电影。但是感人之余我认为这个电影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思考,关于自己,关于世界,关于未来。
片子音译其实叫做迦百农,但我更喜欢他的中文翻译《何以为家》。而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在加利利海附近,今日已成为废墟。说是耶稣开始传道的时候,曾经迁居此地。由此分析来,我觉得原本的名字其实也很对,但出于中文的奇妙我更觉得何以为家好。
说起圣经、十字架我第一个蹦进脑海的就是先锋书店里的这个《大地上的异乡者》,是本书,但我更愿意认为他是绝大多数人生活的一种状态,而刻在十字架上,代表了这句话沉甸甸的意义,而其实我认为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肩负着十字架了,只是这个十字架会越来越重,压得你喘息不得。而生活又或者是其中的快乐便是让我们忘却肩上的十字架,继续向前
我是一个绝对的无神论者,但我始终相信人要有点信仰。我始终相信有信仰的人才能在这个天地做些什么,才能对他人或者对社会有着或多或少的印记。所以我敬仰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无论是什么,但凡有所信仰,他总想对这个天地做一点好事。说了很久都没有进入电影,因为电影还在上映,我就不剧透了。其实说到底电影最后带给我的不止是感动,更有震撼。其实所有的感动都是在电影幕中的那一刻全场掌声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因为贫穷,又或者是战乱,再或者是国家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实世界上仍还有一大批人在遭受着这些,在承受着我们所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面带笑容的小男孩,便是——如此小的身躯中装下了一个如此伟大的灵魂。整部影片只有在最后为他拍身份证照的时候他才真正笑了出来,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是掺不得半点假的希望。
而谁能想到这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刚刚因为故意伤人被进监狱,动机居然是因为自己十一岁的妹妹在和杂货铺老板结婚怀孕后因为难产而死。其实整部影片都在发问一句话,“你为什么生下我?”和已经被讨论了数百年的人们的生育观。以及这个十二岁的小男孩为什么要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其实我想将这段庭上之言当作小男孩内心的呐喊,一种对于自己所处的家庭、社会的无奈。更是对于自己父母一记重重的耳光。 你穷困潦倒、食不果腹,连自己都难以养活,你为什么要生下我?
这个国家战乱频发、难民遍地,你为什么要让我来到这个充满苦难的土地上?
如果你把我生下来只是为了把我遗弃、虐待、辱骂,那又为什么要让我来到这个世上?
但其实现在的社会总体来说是一个缺爱的社会,因为许多的人都把焦点放到了如何培养孩子成才而不是如果认真的爱孩子而让孩子也感受到你的爱而来爱你们。所谓的感恩教育,对父母的爱,我始终认为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当父母真正让孩子体会到爱,体会到家人社会的爱和关心,当这些孩子长大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爱自己地父母、为社会出一份力,这是一个因果相关水到渠成地事。
在我印象中,一个新生命地到来是充满希望,让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所以这大概也是影片所要讲述的。我希望我喜欢的日出依旧从那片海上升起,让人一看就觉得充满希望。我希望十字架不再是人们肩上重重地负担,而是每个人胸前地那个上帝对人的爱与救赎。我希望越来越少的人因为饥饿、贫穷、疾病、战争而对这个世界充满敌意。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看见生活中哪怕一丢丢的美好。我希望明早一觉起来,一切都好!!!